• 【课题总结】尝试. 体验 .创新.

    2017/12/22

    尝试·体验·创新

    ——浅谈在美术活动中促进幼儿快乐体验

    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精神,依据陈鹤琴《活教育》理论、《游戏教育》理论,在美术领域,各年龄段的幼儿有相应的特点,只有根据年龄段的特点设计相应的活动,才能达到面相全体幼儿的“快乐美术”的目的。

    通过研究导适合中班幼儿的游戏化的课程内容,我们将“内容”的选择作为重点研究对象。激发和加深本班幼儿对快乐美术活动内容的兴趣,培养幼儿感受美术的乐趣与情趣,发展幼儿的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幼儿园教育指导新纲要》中明确指出:“要为幼儿的创设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支持并鼓励他们大胆提出问题,发表不同意见,使他们体验发现的乐趣。”“尝试”顾名思义就是试一试,其理论实质就是“先试后讲,再试”,幼儿通过自己的思考、讨论、尝试、操作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美术教育是通过艺术形成进行的教育,以各种艺术手段感染幼儿,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感,激发他们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在美术教育活动中,如何优选内容,积极进行 “尝试教学”’:

    一、精心选材,激发幼儿大胆尝试

    精选教材是搞好幼儿绘画教学的关键。因为选择幼儿感兴趣的绘画题材,可以激发幼儿的创作热情,使孩子积极的投入到活动之中成为活动的主体。不夸张的说,选对了题材就等于美术活动成功了一半。那么怎么选择易于幼儿表现又能令其感兴趣的美术活动题材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选择孩子易于表现的事物。

    易于表现的事物造型简单,具有典型性。比如,《五彩蛋》这一选材中的描画对象“蛋宝宝”幼儿都能够用一个简单的圆来概括出其基本形态,加之幼儿稚嫩的笔触正好可以恰到好处的描绘出鸡蛋宝宝生动可爱的形象及诙谐有趣的表情特征。这类选材幼儿易于把握增加了幼儿对自己绘画表现力的信心。

    2、选择孩子最熟悉的事物或身边刚发生过的事物。

    在幼儿美术活动中,越是幼儿熟悉的事物越能令幼儿自如的表达;越是发生在幼儿身边的事物越会在他们的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些事物都能引发他们强烈的绘画兴趣。在幼儿刚刚参加完幼儿园的自助餐活动后,组织幼儿绘画《快乐的自助餐》,幼儿边画边仿佛又回到了热闹的餐桌前,满桌的佳肴、同伴大吃的形象跃然纸上。使积聚在幼儿心中的情感得以自然的宣泄和表达。

    3、选择孩子们最喜爱的故事、游戏和动物

    优美、有趣、富于幻想的故事;开心的游戏;可爱的小动物…这些都是孩子们的最爱。这类题材为孩子的创作提供了最佳的表现空间,最能调动幼儿的绘画兴趣,激发幼儿的创作热情。孩子们画线描画《彩色的树叶》快近尾声时,我向孩子们出示了新买的旋转蜡笔,孩子们都惊喜的说:“哇,旋转蜡笔!”接着就纷纷兴高采烈的开始尝试用旋转蜡笔上色、添画起来。这次活动中孩子们创作出的画面不仅比以往的作品花纹丰富,色彩也异常的美丽。可见,鼓励幼儿尝试使用新奇多变的绘画材料对吸引幼儿绘画兴趣起着重要的作用。

    4、选择幼儿生活化的题材

    题材的选择要来源于幼儿的生活,符合孩子的认知水平及年龄特点。比如:小班幼儿没有明确的绘画构思和目的,常常将绘画、游戏和现实生活相混淆。可以帮他们选择一些《我的家》、《跳舞的螃蟹》、《小鸟的家》等蕴含丰富情感的题材;中班幼儿进入象征期阶段喜欢描画具体事物,能够鼓励幼儿在观察的基础上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的题材。

    二、把握时机,体验尝试乐趣

    艺术的魅力是无穷的,在艺术教育过程中抓住时机,积极引导,使幼儿体验尝试的乐趣,感受艺术的无限魅力,在显性引导与感性熏陶中获得成功。

    1、注意观察,因势利导

    幼儿是尝试活动的主体,离开了幼儿活动,尝试便失去了意义,但教师作为艺术教育的引导者、支持者,同样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恰当的指导是尝试活动成功的保证。如在美术活动《约会秋林》中,请幼儿表演树叶飘落下来的样子,可往往有些幼儿只是简单的动动手,不能很好的表现出落叶的形态,此时就需要教师的积极引导。“秋风婆婆来了,小树叶快乐地跳起了舞,有的……有的……,小树叶跳累了,闭上眼睛睡一觉。”幼儿随着教师的引导,快活的表演起来。诸如此例举不胜举,教师在活动中正确把握时机,因势利导,引导幼儿积极尝试,将大大提高幼儿尝试的积极性,从中感受尝试的乐趣。

    2、寓教于乐,提供宽松的精神环境

    在活动中如果想让幼儿保持全程的绘画兴趣,就需要教师在导入、指导过程中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调动各种有效的教学手段,激发、利用、满足幼儿的好奇心,使幼儿多种感官积极参与活动,在活动中得到快乐与发展。只有在各个教学环节中做到寓教于乐,保持、延缓幼儿的绘画兴趣,才能令其专注、持久的投入到整个绘画过程中,使幼儿创造出富有新意和美感的作品来。积极运用多媒体教学调动幼儿观察、研究绘画对象的兴趣。

    电脑、电视等多媒体跳动的视频画面可以深深抓住孩子们喜爱新奇、变化的心理,影响幼儿对事物观察的兴趣,达到形象教学的效果。一张图片把它扫描到电脑里再播放到电视画面或视频投影中,会令幼儿观察的兴趣陡增几倍;一段故事配上音乐制作成VCD播放,如折纸《我的家》孩子会牢记它的情节;编排好的教学流程如果通过电脑演示,孩子们会很快理解老师的意图。又比如:课题活动《烟火城市》在欣赏烟火的时,利用放大聚焦形式在电视屏幕中展现给幼儿。普通的几张图片在电视画面上形成了影像,画面中的花纹、色彩变得更加清晰、艳丽.一下子吸引住了所有孩子的目光,孩子们非常兴奋。为了帮助幼儿观察到烟花中具有典型意义的图案、花纹,我利用实物投影仪与放大镜巧妙结合,放大其中需要引起幼儿重视的装饰纹样部分,进一步吸引、调动了孩子们观察绘画对象欣赏、体会作品细节的兴趣。电教手段的运用,使看似复杂的会变得直观、鲜活起来,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这样,幼儿才会增强自信心,越来越喜爱美术活动,在美术活动中大胆尝试、创造。

    三、强化意识,培养创新精神

    在艺术活动中运用尝试教学理论,其最终目的是发展幼儿的创造性,主动性,鼓励幼儿尝试,在尝试中寻找乐趣,及大的发挥幼儿的想象空间,培养创新精神。

    1、别具一格,体验创新的快乐

    人们常说幼儿的想法是异想天开,是不符合成人逻辑的,幼儿说的做的往往出乎成人意料,我觉得这正是他们可贵的创造天性。为什么模仿会使幼儿厌倦,而创造性的活动却能调动他们积极性呢?这说明,幼儿喜欢创造,创造能够使他们获得成功得到自信和满足。陶行之在二十世纪初发表的《创造宣言》时的有关论述强调了时时处处创造的重要性;孔启英教授在《新纲要解读》中谈到新纲要艺术教育的核心是创造和感受并重的教育观。《纲要》指出,创造性活动是人的潜在能力的表现。幼儿同样具有强烈的创造欲望,受这种欲望的驱使,他们不停地进行各种寻求和探索。现代艺术以创造为前提,其基本特色是求新求异的创新。所以,幼儿美术是发挥年幼儿童创新潜能的最佳载体。引导儿童在创造活动过程中感悟创新,从而使美术活动转变成儿童内在精神的创造性显现,更重要的是能让幼儿体会到创造的快乐和成功的欣喜。大自然广阔的空间为幼儿提供了宽松的自由的环境。也为幼儿的创造提供了丰富的元素。

    幼儿艺术感知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是长期的,是在充满艺术氛围的环境中和参加无数次的艺术活动中得到发展的。因此,幼儿美术教育不能仅局限于教师组织的美术活动,应贯穿于幼儿的一日生活之中。如:课题活动《树叶大变身》《蔬果大变样》中,由于蔬果娃娃用形体语言比较易表现,首先请幼儿观察蔬果的形象并发现其特点,进而尝试用手、脚及身体的变化来表现,最终在一次次的失败尝试后找到了方法——把一些幼儿做得象的动作拼出来,就做出了比较形象美观可爱的娃娃。在整个活动中,幼儿积极性始终很高,个个表现出了强烈的尝试意识,积极尝试创新的精神得到了培养和发挥。在一次《树叶大变身》活动中,幼儿在日常生活收集各种各样的树叶,在大自然中感受树叶的飘落。孩子们兴奋的在秋色中玩耍,有的慢步,有的飞跑捡落叶,孩子们在玩耍中进行了创造性活动,树叶排列、树叶变成大公鸡……幼儿在大自然中,自由的、无拘无束的快乐的创造,同时也享受了创造的快乐。

    2、及时肯定,积极评价

    每位幼儿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相互之间存在差异,对于新鲜事物,有些幼儿大胆尝试、乐于尝试,但有些幼儿却不敢尝试、害怕尝试。这就需要教师在活动过程中及时肯定,鼓励尝试,用尝试的语言激发他们。“你试试看,一定行的!”“老师相信你!”“你真棒!”如:在《跳舞的螃蟹》活动中,请幼儿听着音乐看着树叶两只手臂做不同的动作,当右臂做第一部分的动作时,左手就要同时做第二部分的动作,双手一定要相互协调完成动作。一些动作发展一般的幼儿由于对自己没有信心,站在原地一动也不动,此时,教师的鼓励就十分必要,“你试试看,老师相信你一定行的”,孩子终于鼓起勇气听着音乐慢慢做了起来,“你真棒,我就知道你行的!”老师的声声鼓励让这些幼儿的信心得以提高,他们听着音乐动作做得合拍也比较协调了。对于动作发展较差的幼儿,老师应耐心启发,积极评价。只要他们听着音乐做了,老师就会及时讲“你进步了”、“你真值得表扬”,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体验成功。

    教师作为孩子们信赖的一个重要“伙伴”,应当引导、鼓励幼儿在各种活动中快乐探究。对他们的种种表现,不急于评判,而是仔细观察和及时提点,用建议性的语言和支持性的口吻,维护其自信,支持他们大胆的尝试行为,就能获得新的突破,体验更多的惊喜。在美术活动中表现出造型能力比较薄弱。我就从孩子较易掌握的线条、色块搭配入手,让他们大胆体验形与色的随意表现,感受画面中丰富而奇妙的变化。继而,毫不吝啬地鼓励幼儿的各种尝试,对于有创新意识、独具特色的作品,表现出热情的肯定。在《约会秋林》美术活动中,小朋友笔下的树恣意舒展着枝条,落叶随风尽情舞动,缤纷的色彩装点着一片片秋叶,每一幅作品都没有雷同之感。在国庆画展中,孩子们画出了各种各样、夸张有趣的烟火、房子来表现节日的欢乐气氛。另外,一句启发的话语、一个积极的手势动作、甚至一个赞赏的神情,都有助于促进幼儿建立“尝试—发现—继续探究”的良性行为模式,持续进行,能有效引导幼儿主动性、创造力的活跃发挥。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美术教育活动中贯彻尝试教学,从小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使幼儿敢于尝试、乐于尝试,善于尝试,在尝试中体验成功,在体验中得到创新,对幼儿今后的发展将具有深远影响。

    【参考文献】: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陶行知教育名著》

    《幼儿园指导纲要》解读

    《幼儿园指导纲要》细则

    《幼儿心理学》读本

      学前教育的有关文章

    五爱中2            2017、12、

     


    浏览量:0
    创建时间:2020-06-28 13:12